“這筆助學金太暖心了!我真切感受到了段里對我們普通職工家庭的深切關懷。感謝組織!”8月26日,平日一向沉穩的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向塘機務段職工劉曉光接過助學金,難掩心中的喜悅。
前不久,劉曉光的雙胞胎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大學。向塘機務段工會不僅發放了助學金,還送來了學習用品,讓他們感到濃濃暖意。
萬里鐵道線上,這樣的溫暖正跨越山海,浸潤著萬千鐵路職工家庭。
作為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開展多年的一項品牌幫扶活動,金秋助學活動貫徹落實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的部署要求,在鐵路各級工會的扎實推進下,助力莘莘學子圓夢未來。截至目前,全路今年已累計為4.3萬名職工子女提供助學幫扶,發放助學金5439萬元,讓“最實在、最溫暖”的工會關懷真正落地生根、直抵人心。
“一定要讓孩子們安心在校園學習,應助盡助、應幫盡幫!”這是鐵路各級工會開展金秋助學活動的堅定承諾。7月下旬以來,鐵路各級工會連續加班加點,認真審核職工子女高考錄取信息、調閱困難職工檔案、核對幫扶對象入學情況……工作人員分工明確、一絲不茍,只為把政策用足、把資金花在刀刃上,讓每一份幫扶都精準對接需求。
這份精準,藏在工會“精準滴灌”的巧思與溫度里——
在機器聲轟鳴的車間班組間穿梭,在困難職工的家門口停留,工作人員的足跡遍布各處:每敲開一扇門,每一次坐下懇談,孩子上學的難題、求職路上的困惑,以及家庭因災、因病的窘迫處境,都會被他們認真記錄。這些迫切的需求經過細致梳理、系統整理,最終變成了一份份內容翔實、條理清晰的助學檔案。而對于困難職工家庭的學子,工會始終將其視作重點牽掛對象。一份份動態臺賬就像貼心管家一般,既實時跟蹤學子近況、及時更新幫扶進展,又時刻留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家庭,堅決不讓任何一個符合條件的孩子在求學途中“掉隊”。
工會的幫扶心意,還在不斷向外延伸。
不少單位工會將鐵路與地方職工互助保障計劃的愛心助學擰成一股繩。工作人員逐一對接、仔細核對,確保符合互助保障條件的困難職工接住鐵路各級工會的“及時雨”、搭上地方幫扶的“順風車”,讓多份溫暖疊加,讓助學實效看得見、摸得著,真正暖到職工心坎里。
“金秋助學不只是物質上的幫助,更給了我們精神上的激勵與鞭策。”職工李軍的感觸,道出了許多鐵路職工的心聲。今年的金秋助學活動中,他所在的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阿克蘇工務段工會專門組織職工子女參觀了段紅色教育基地、段史館、廉政廣場,并開展座談會,讓孩子們聆聽勵志故事、分享成長感悟。這正是鐵路幫扶模式不斷升級的生動寫照。
從“輸血”到“造血”,今年鐵路各級工會進一步構建起“經濟助困+精神激勵+能力提升”的立體幫扶模式——
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完成2025年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工會夏令營赴京運輸保障,助力2萬名烈士和因公犧牲職工子女、困難職工子女以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等參加研學,在首都開闊眼界、涵養情懷,汲取向上力量。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工會組織新入路大學畢業生、勞模先進,與困難職工子女“一對一”結對,定期提供課業輔導和職業規劃指導,助其明確目標。
在構建立體幫扶模式的同時,鐵路各級工會以金秋助學活動為抓手,通過普惠服務傳遞溫暖、傳遞力量。
聚焦職工子女升學實際需求,鐵路各級工會及時推出鼓勵性助學舉措:為今年考入高等院校的職工子女送去箱包、勵志書籍、返校車票等,讓工會的溫暖切實傳遞到每一個角落。
全力破解職工子女入學難題的同時,鐵路各級工會著眼于職工家庭的長遠需求,針對特殊困難職工家庭,積極協調資源,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境,以“解民憂、暖民心”的行動,彰顯工會組織的責任與擔當。
金秋染層林,助學潤心田。聚焦職工群眾新需求新期盼,鐵路各級工會在精準助學、深化內涵、提升質量上持續發力,努力讓服務品牌更有溫度、更具深度、更富影響力,不斷激發廣大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鐵路企業匯聚起奮進合力。
(為保護個人隱私,文中人員姓名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