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飛馳,帶火文旅,消費勃興。
剛剛結束的國慶中秋假期,內蒙古成為國內旅游市場的“流量高地”。據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數據顯示,假期期間,全區接待國內游客達2531.2萬人次、同比增長10.28%;實現國內游客總花費176.86億元、同比增長9.77%。
內蒙古旅游季節性較強,如何抓住契機引客入蒙?依托“歌游內蒙古”區域文旅品牌,如何以供給的“新”拉動需求的“旺”?歌迷專列與球迷專列的興起成為新亮點,如何借機引領出行新潮流?
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區域經濟、旅游經濟等重點,精心打造“草原游+演唱會+銀發游”定制化列車矩陣,精準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的需求,通過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為內蒙古旅游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旅游列車——
依托北疆文化資源,激活全域旅游
金秋十月,內蒙古額濟納迎來最美“胡楊季”。一片片胡楊林仿佛大自然打翻的調色盤,吸引旅游、攝影愛好者共赴秋日之約。
“東邊的呼倫貝爾天都黑了,西邊的阿拉善才是黃昏。”江蘇旅客吳先生從東部的呼倫貝爾出發,一路向西途經錫林郭勒,終于趕在秋季來到額濟納,“金色胡楊為我的內蒙古之旅畫上了圓滿句號”。
9月中旬開始,全國各地前來額濟納的旅游客流逐步增加。“怎樣滿足旅客集中出行的乘車需求?”“如何讓列車上的服務也能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客運部門做足了準備。
——9月15日起,呼和浩特至額濟納K7911/7912次列車由每周2趟調整為隔日開行,平均每周增至3.5對。
——9月底,再增加一組車底,調整為每日開行,并對每組車底加掛硬臥5輛,編組合計18輛,定員增加330人。
——列車乘務組細心關懷老年旅客,推出攙扶如廁、送餐到座、整理行李物品、講解沿途風景等貼心服務。
“有了鐵路部門在運力保障、出行服務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我們的文旅產業更有品位和溫度。”額濟納旗文化旅游廣電局相關負責人說。
“美”已經成為內蒙古的名片。今年,內蒙古旅游市場表現亮眼,充分彰顯了“旺季更旺”的季節彈性。鐵路部門加密開行旅游列車和高鐵列車,推動客源加速增長,有力激活了內蒙古旅游市場消費潛能。
“鐵龍”拉著文旅跑。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持續推進“鐵路+文旅”深度融合,挖掘新興客流的增長潛力,開行“草原那達慕”盛會專列以及“火山號”旅游列車,帶火了獨具特色的草原風情之旅,讓旅客在乘車過程中沉浸式觀賞草原風光。
歌迷專列——
精準匹配需求,釋放“演唱會經濟”潛力
今夏,乘專列看一場演唱會,成為草原人民的新時尚。
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積極響應內蒙古自治區“引客入蒙”戰略,緊密對接文體賽事、明星演出等活動,加強“訂單式”專列供給,精準接送跨城觀演的歌迷,有效激活消費潛能。
“票價太讓人驚喜了,從呼和浩特東到包頭全程只要21.5元!”來自包頭的旅客趙先生算了一筆賬。這趟歌迷專列全程二等座票價相當于車票全價的40%,創下了2015年兩地開通動車服務以來的歷史新低。
“低價”并不是最大的吸引力,“有溫度的服務”才是關鍵。
8月16日凌晨,內蒙古包頭突降大雨。風雨里,鐵路部門暖心護航。原定發往呼和浩特東站與鄂爾多斯站的兩趟歌迷專列,特地延遲發車30分鐘。這一貼心的安排,讓歌迷旅客帶著滿足與感動踏上歸途。
靈活響應市場需求,不僅體現在“深夜不打烊”的等候上,多項細致入微的特色服務也得到了歌迷認可。
多部門聯動保障——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主動協調地方交通部門,開通演唱會場館直達火車站的公交專線,實現“公交—火車”無縫銜接,助力歌迷從演出場館到車站接駁順暢。
新舉措持續跟進——呼和浩特、包頭站提前掌握歌迷集中出行信息,精心劃定候車區域,增派工作人員全程引導,購票、安檢、進站、乘車流程高效順暢,提升歌迷出行體驗。
歌迷專列上,周圍都是“自己人”——不少網友這樣喊話。
從提供產品到營造體驗,從滿足需求到創造幸福,歌迷專列用一張車票“撬動”一趟旅程。截至目前,草原鐵路今年已累計開行歌迷專列5趟,精準化的定制服務為內蒙古釋放“演唱會經濟”潛能再添一把火。
銀發專列——
適配老年需求 老“游”所樂幸福出行
3月21日,草原鐵路首趟銀發旅游專列Y75次啟程,“走得遠、玩得好”的樸素愿望在“銀發專列”上實現。
“上車度假,下車打卡,不用長時間走路,也不用頻繁搬運行李,這一點非常吸引我。”旅客楊鳳梅打了個比方,銀發專列就是一個流動的酒店。
為打造移動的“銀發家園”,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對列車進行了適老化服務升級,增配愛心呼叫器、便攜拐杖、服務包等設備物品。出發前,車輛部門全面檢查空調、衛生間、洗面間、電茶爐等服務設施,為旅客出行游玩營造安全舒適的乘車環境。
“過去工作忙,現在退休了就想多出去走走,這次行程安排得很合理,適合我們老年人出行。”田站書是一名退休的鐵路職工,乘火車領略祖國大好河山是他一直以來的愿望。
今年初,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鐵集團等9單位印發《關于增開銀發旅游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緊扣銀發族消費升級趨勢,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開發普惠、舒適型銀發旅游產品,以精準化服務供給激活“銀發族”出行活力。
“針對老年群體飲食特點,我們推出低鹽低脂套餐,搭配時令蔬菜和雜糧米飯。”列車餐車工作人員介紹,菜品以松軟易消化為主,兼顧營養與口感。
在每節車廂“銀發服務角”,放大鏡、老花鏡、拐杖、針線包、急救箱等多種物品一應俱全。乘務人員化身“暖心向導”,根據老年旅客的興趣愛好,開展棋牌友誼賽、列車聯歡會等文娛活動,豐富旅途生活。
從溫馨舒適的銀發之旅,到奔赴音樂盛宴的歌迷專列,再到金色胡楊林間的旅游列車……草原鐵路的特色列車,如同一支靈動的畫筆,正在北疆大地上描繪出一幅幅生機勃勃的文旅新畫卷。暑運62天,草原鐵路發送旅客928.9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國慶中秋假期8天,草原鐵路發送旅客150.1萬人次,突破歷史紀錄……草原鐵路今年的每一次“破紀錄”,都是內蒙古區域發展活力的直觀體現。
鐵路為弦,文旅為弓,奏響了一曲引客入蒙促消費、興區域的協奏曲。當下,“胡楊節”“蒙超”正以其獨特的魅力與溫度,讓悠揚牧歌與馥郁奶香,隨著鋼軌的延伸飄向遠方,為北疆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奔騰不息的“鐵動力”。